閱讀 | 訂閱
閱讀 | 訂閱
半導體/PCB

歐洲啟動工業(yè)4.0計劃,將半導體制造業(yè)留下

星之球科技 來源:物聯之家網2017-07-27 我要評論(0 )   

Productive4.0獲得1.6億歐元經費補助,由英飛凌領軍,是目前歐洲最大規(guī)模的工業(yè)4.0研究。歐洲,特別是德國,在汽車、能源、安全

 “Productive4.0”獲得1.6億歐元經費補助,由英飛凌領軍,是目前歐洲最大規(guī)模的工業(yè)4.0研究。

歐洲,特別是德國,在汽車、能源、安全和工業(yè)電子產業(yè)一直保有領先優(yōu)勢,而這些產業(yè)均和微電子緊密扣連。近來,有愈來愈多歐洲微電子和半導體大廠,積極把推動”洲第一(Europe First)視為重要目標,像是英飛凌領軍,集結BMW、Bosch、SAP與ABB等歐洲企業(yè),宣布啟動歐洲規(guī)模最大的工業(yè)4.0研究計劃Productive4.0,最終目標也是要讓產業(yè)根留歐洲。
 
Productive4.0是歐洲微電子技術資助計劃(ECSEL)的一環(huán),集結了19個歐洲國家、100多個計劃成員,包括 BMW、Bosch、Philips、Thales、NXP、STM、SAP、ABB、Volvo與Ericsson等歐洲大型企業(yè),以及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、德勒斯登工業(yè)大學等頂尖機構。
 
目前歐洲最大的工業(yè)4.0研究
Productive4.0獲得1.6億歐元經費補助,是目前歐洲最大規(guī)模的工業(yè)4.0研究,將由英飛凌領軍,目標在未來3年內,強化歐洲在微電子領域的優(yōu)勢,建立一個橫跨價值鏈和產業(yè)的用戶平臺,促進產業(yè)的數字化連網發(fā)展。
 
據了解,該平臺可用于制程中的供應鏈管理、產品生命周期和數字化生產,計劃成員們也將聚焦于物聯網的基礎架構和組件,透過仿真制程,使實際的工作流程達到最佳效果。
blob.png
英飛凌執(zhí)行官Reinhard Ploss表示,微電子技術是制造業(yè)的關鍵,相關技術高度自動化,讓價值鏈中的重要部分和職務得以保存于歐洲,現在,我們希望將這些專業(yè)技術移轉到其它產業(yè)區(qū)塊。
 
將微電子與半導體產業(yè)留在歐洲
歐洲微電子和半導體產業(yè)的動作不僅于此,兩大研究機構包括法國的CEA-Leti以及德國的Fraunhofer Group,日前也簽屬研發(fā)合作協議,將連手為歐洲的微電子技術創(chuàng)新貢獻心力。
 
Leti的執(zhí)行官Marie-No?lle Semeria表示,結合歐洲大型研究團隊的力量,可望加速各項項目的進展,以這次和Fraunhofer的合作為例,雙方將建立一個技術平臺,讓歐洲的中小型企業(yè)、新創(chuàng)公司能透過該平臺取得最新技術,最終目標是讓歐洲的微電子與半導體產業(yè)持續(xù)留在歐洲生產。
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激光激光技術
免責聲明

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,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,并注明"來源:激光制造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。
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、具體鏈接(URL)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。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。

網友點評
0相關評論
精彩導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