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 | 訂閱
閱讀 | 訂閱
半導體/PCB

中國崛起的半導體市場,使得日本設備商賺翻了

星之球科技 來源:科技新報2016-10-18 我要評論(0 )   

根據(jù) 《日本經(jīng)濟新聞》 的報導,日本的各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(yè)正在中國市場擴大訂單和銷售。包括東京電子、 DISCO 、以及東京精

根據(jù) 《日本經(jīng)濟新聞》 的報導,日本的各大半導體制造設備企業(yè)正在中國市場擴大訂單和銷售。包括東京電子、 DISCO 、以及東京精密等廠商,在 2016 年 4 到 9 月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金額都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
 
technews
 
報導指出,日本的建筑機械和鋼鐵業(yè)在中國市場的業(yè)務陷入苦戰(zhàn)。但是,在中國政府希望培養(yǎng)本土半導體產業(yè)的推波助瀾下,日本的設備廠商獲益正在增加。
 
一直以來,日本半導體設備廠商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幾乎全部從日本進口。東京電子 2016 年 4 到 9 月在中國市場的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金額超過 500 億日元(約人民幣 32.5 億元),較 2015 年同期成長 60%,占公司總體銷售量近 20%。而相較銷售利潤最高的 2007 年,當時此一占有率僅為 4%,可見中國市場對日本半導體設備商來說,其比重正在提高。
 
東京電子用于生產大容量 3D 內存的模組和蝕刻設備銷量良好。單季訂單持續(xù)超過 200 億日元,幾乎可以確定全年銷售額將突破上一年的 636 億日元的歷史記錄。
 
此外,提供晶圓切削設備的 DISCO,在 2016 年 4 到 9 月之間,于中國市場銷售金額則成長 10% 以上,達到 140 億日元(約人民幣9.09億元),接近公司整體銷售金額的四分之一。而晶圓檢測設備商東京精密也獲得大量訂單,半年時間就收到 40 多億日元訂單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
 
雖然,以上這 3 家日本企業(yè)均預測 2016 年 4 到 9 月的整體銷售金額將減少。不過,在中國市場的業(yè)務對其公司的銷售金額卻達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。
 
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,中國的半導體市場被認為已達到 10 萬億日元(約人民幣 6500 億元) 的規(guī)模。不過,很多產品仍舊依賴進口。而為了改變這種情況,中國政府將半導體定位為戰(zhàn)略發(fā)展產業(yè),透過補貼等手段推動在中國境內建設工廠。
 
2016 年 3 月,臺灣地區(qū)的臺積電與江蘇省南京市政府達成協(xié)定,將在該市建立工廠,預計 2018 年完工,投入 16 納米制程的量產。對此,有分析師就認為,美商英特爾 (Intel) 和韓國三星(Samsung)也將啟動擴產投資。
 
雖然,以上的 3 大半導體制造商是日本設備廠商的主要客戶。但是,只能說是將生產據(jù)點轉移至中國,相關客戶層面并未擴大。因此,如果像這般大型企業(yè)的投資告一段落,則日本設備廠商的利多因素就將消失。這也使得中國相關半導體廠的動態(tài)將成為未來發(fā)展關鍵。生產檢測設備的 ADVANTEST 社長黑江真一郎就對《日本經(jīng)濟新聞》的采訪表示,著眼于當?shù)仄髽I(yè)的崛起,企業(yè)正在加強布局。
 
目前,中國政府正在大力培育本土半導體廠商。不過,現(xiàn)階段較具競爭實力的僅有武漢新芯集成電路制造(XMC)等代工企業(yè)。對此,報導中也引述野村證券董事總經(jīng)理山崎雅的說法指出,半導體產業(yè)的微細化專業(yè),需要尖端的技術才能打造,中國企業(yè)要在短時間要進行設計與開發(fā)并不容易。
 
另外,美國調查研究機構 IHS Technology 首席分析師南川明也表示,即使順利培育出相關企業(yè),但是若開始與外資開始形成競爭,就可能發(fā)生供應過剩的風險。而對于日本的設備廠商來說,這股近期才在中國市場掀起的熱潮,就有可能出乎意料地立即結束。
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半導體本土廠商
免責聲明

① 凡本網(wǎng)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,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(wǎng)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獲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,并注明"來源:激光制造網(wǎng)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責任。
② 凡本網(wǎng)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(wǎng)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請及時向本網(wǎng)提出書面權利通知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、具體鏈接(URL)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。本網(wǎng)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。

網(wǎng)友點評
0相關評論
精彩導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