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 | 訂閱
閱讀 | 訂閱
數控機床

提高數控加工效率的方法簡析

星之球激光 來源:佳工機電網2012-03-03 我要評論(0 )   

近年來,隨著新型產品的增加以及零件復雜程度的加大,數控加工以其強大的優(yōu)勢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(yè)的關注,并成為制造企業(yè)贏得市場競爭的決定因素。 然而,大部分制造企業(yè)...

       近年來,隨著新型產品的增加以及零件復雜程度的加大,數控加工以其強大的優(yōu)勢已經越來越受到企業(yè)的關注,并成為制造企業(yè)贏得市場競爭的決定因素。

       然而,大部分制造企業(yè)數控加工效率低下,數控制造能力不足。因此研究探討如何通過高效數控加工技術提高數控制造水平,提高數控加工的能力,對于增強企業(yè)的綜合競爭力,提高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能力具有現實意義。

1 數控加工效率低下的的原因

1、設備故障因素

      由于數控系統原理復雜、結構精密,出現故障后不能及時維修排除故障,所以會影響生產效率。

2、生產管理因素 

       由于特定的原因,數控設備的系統繁雜,設備檔次不齊,給技術員、操作人員的應用和編程帶來很大困難,大大限制了零件的轉移加工。程序管理不完善,加工程序反復編制既浪費時間也影響了程序的不穩(wěn)定性。在生產安排、生產組織和過程監(jiān)控等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仍然以現場式的管理為主,不可避免的存在計劃脫節(jié)、生產準備滯后等問題,增加了設備停機等待時間。還有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一些管理者對數控了解不夠,盲目指揮,認為數控機床很先進,應該什么都能干,很多不適合數控加工或其他工種較容易加工的零件也上數控加工,這樣數控機床不但發(fā)揮不出它的效率,還會對數控機床的精度破壞很大,所以對管理也要提高。

3、工藝技術因素

        很多時候由于程序不能及時跟進,圖紙資料技術不完善,加工性不好,交驗時間長都成了影響效率的因素。往往多數情況下工藝技術沒有把工藝的合理性與相適應的數控機床、刀具、工裝夾具有效的結合,這樣工件上機床加工時只要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出現問題就會出現設備停機等待或干出不合格的產品。

4、數控刀具因素

      刀具系統作為參與制造活動的重要輔助工具,對數控機床的柔性、生產率以及產品制造的精密性和正確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;同時,刀具又是較昂貴的消耗性資源,一般生產車間,尤其是數控機床較多的生產環(huán)境里,刀具的數量巨大,其中的組件也相當復雜,信息繁多,由于生產加工的需要,大量的刀具頻繁地在刀具庫和機床以及機床與機床之間流動和交換。傳統的刀具管理是將刀具的信息記錄在紙上,或記憶在人腦中,時間稍長,記錄的信息容易丟失,不同的使用者對刀具的信息不易掌握,刀具的信息管理跟不上,造成刀具的使用混亂,資源浪費,生產效率低下,更嚴重的結果是造成在制品的偏差過大、工藝偏離,甚至出現產品報廢、影響生產周期。建立完整的刀具數據庫,將刀具系統的所有信息納入計算機中進行管理,建立無紙化的刀具管理系統是當務之急。

5、人員技能因素 

       在購置數控機床,尤其是進口機床的過程中,對數控機床,特別是數控系統的技術性和先進性都有相當高的要求,對數控機床的功能選擇也相當講究,力求越對越好。但設備在安裝運行后,其使用效果并不理想,原因是數控機床的使用比使用普通機床的難度要大,因為數控機床是典型的機電一體化產品,它牽涉的知識面較寬,即操作者應具有機、電、液、氣等更寬廣的專業(yè)知識,因此對操作人員提出的素質要求是很高的。目前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數控機床的用戶越來越多,但機床的利用率卻不高,當然有時是生產任務不飽滿,但還有一個更為關鍵的因素是數控操作人員素質不夠高,碰到一些問題不知如何處理,往往在維修手冊中是查不到的,也可能以前從未遇到過。這就要求使用者具有較高的素質,能冷靜對待問題,頭腦清醒,現場判斷能力強,當然還應具有較扎實的數控基礎等。操作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時二時的事,而要抓長久,在日后的使用中應不斷積累,還有一個值得一試的辦法是走訪一些同類機床的老用戶,他們有很強的實踐經驗,最有發(fā)言權,可請求他們的幫助,讓他們?yōu)椴僮髡哌M行一定的培訓,這是短時間內提高操作人員綜合素質最有效的辦法。目前我們對機床的操作已經很熟悉,但對電氣、液壓等發(fā)面的知識卻很缺欠。

6、產品結構的因素

(1)各類零件規(guī)格尺寸和結構相差懸殊,機床工具等工藝裝備通用性不高。

(2)很多公司所面臨的通常都是多品種、小批量、短生產周期的生產任務,因此要求工藝系統有較高的響應速度。

(3)產品零件結構復雜,加工難度大。

(4)薄壁、易產生加工變形。存在大量的薄壁、深腔結構,為典型的弱剛性結構。

(5)刀具及切削參數選用困難。由于刀具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趕不上新材料的開發(fā)和應用步伐,又缺少加工切削數據庫的支持,如何合理選擇刀具和科學選用加工參數成為工藝技術的一個難點。

 

 
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暫無關鍵詞
免責聲明

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,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。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,并注明"來源:激光制造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。
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、具體鏈接(URL)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。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。

網友點評
0相關評論
精彩導讀